1957年10月,蘇聯向地球之外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伴隨著這顆人造衛星的成功升空,至今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被正式開啟了。
因為當時科學家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進入太空。由于前期技術的不成熟和風險系數極大,科學家們不得不選擇了用動物代替宇航員進行這項危險的事業。于是,他們選擇了一只小狗進入太空。
流浪狗萊卡就這么出現在科學家們的視線里,這只狗狗是一只雌犬。科學家們認為,流浪狗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中嚴酷而極端的環境,而且雌犬被用來執行任務是因為它們的性情和它們不需要抬腿排尿。
萊卡被科學家們選中之后參與了大量的訓練,包括長時間的站立不動,穿太空服,被放入發射中的火箭的模擬器,搭乘離心機模擬裝置,并逐漸縮小籠子,使得萊卡能夠適應太空倉中的狹小空間。
1957年11月3日,火箭成功地抵達了太空,攜帶的航天器和萊卡一起開始繞著地球軌道運行。航天器每1小時42分鐘就繞地球一周,行駛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8000公里。
在發射之前,萊卡的全身被涂滿酒精,并在幾個地方涂上了碘液,以便將傳感器放在它的身上。這些傳感器用于監測它的心跳、血壓以及其他身體機能,以了解太空中可能引起的任何體征變化。隨后搭乘著前蘇聯的第二顆人造衛星,被送往了太空之中。
當時科學家們在把萊卡成功送入太空之前,就已經決定讓萊卡在太空說犧牲了。并且為了以防萬一,科學家們甚至都沒有在飛行器上安裝返回裝置。由于出于人道的考慮,為了不讓萊卡最后在漫長的宇宙旅行中因為斷水斷糧而死去,科學家們提前在狗糧中放置了藥物,決定在萊卡進入宇宙后的第七天,對它實現安樂死。
科學家們為萊卡準備了食物、水和一個可以產生氧氣的裝置,還有一個用來降溫的電風扇。在搭乘萊卡的火箭剛剛離開地面,萊卡的心跳就差不多飆升了三倍左右,等飛行器完全進入失控狀態后,萊卡的心跳開始慢慢消失了。
1958年4月14號,萊卡搭乘的衛星在太空解體,萊卡永遠地留在了地球上空,成為了人類航天歷史上的一個英雄。對于人類來說,萊卡是偉大的,但是對于徠卡來說,也許地球上的流浪生活才是最可貴的。
萊卡去世的真實原因直到2002年才被揭示出來。蘇聯科學家迪米特里·馬拉申科夫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舉辦的世界空間大會時關于萊卡的死亡發表了一段演講。馬拉申科夫用事實資料結束了關于萊卡長達40年的猜測與爭論。他承認,萊卡在發射后幾個小時就因為體溫過熱而死亡。
萊卡當時被鐵鏈綁在座位上,牢牢地鎖住。艙內原本的設計是室溫度超過15度時,將有風扇自動給他降溫。但發射不久后,艙內溫度和濕度不斷攀升,降溫的風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大約發射五到七小時后,地面人員再也無法接收到萊卡的生理數據,也就是說,萊卡在發射后的幾個小時內死于高溫和恐懼。
萊卡死后,航天器繼續繞地球飛行,其所有系統都被關閉,直到1958年4月14日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并在此過程中被燒毀。
在蘇聯,萊卡與其他人類宇航員一同被授予“航天英雄”的稱號。2008年,萊卡的雕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個軍事研究所中正式揭幕。
我想我們應該感謝萊卡為我們航天事業所做出的貢獻,狗狗萊卡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