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又稱貓泛白細胞減少癥或傳染性腸炎,是養貓者所面臨的頭號貓的傳染病,是貓及貓科動物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上以高熱、嘔吐、腹瀉、脫水及循環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為特征。您可以放心,不傳染人。
引起貓瘟的病原是細小病毒科的一種病毒。貓瘟病毒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低溫可長期保存。次氯酸對本病毒有殺滅作用。
貓瘟病毒可感染各種年齡的貓,多數情況下,1歲以下的幼貓較易感染,死亡率為50-60%,最高可達90%。成年貓感染有一定的耐受性。貓瘟和自身的抵抗力有關,特別是在營養不良、體弱及絕育手術后易感。
本病的潛伏期為2-9天。急性型24小時內死亡。亞急性型病程7天左右,根據臨床記載,該病經治療耐受7-8天后大多數病貓均可痊愈,臨床大多數病例屬亞急性。該病特征為雙相體溫熱,首次發熱為40℃左右,24小時降至常溫,2-3天后體溫再次升高40℃左右。病貓精神沉郁、厭食、嘔吐物病初為食物,后為黃綠色胃液,臨床屬頑固性嘔吐,一般在病程3-4天后出現腹瀉,后期帶有血液,呈咖啡色、脫水、眼球下陷。血相變化:白細胞迅速減少,可降至5×106/L以下,當白細胞降至2×106/L以下時往往預后不良。
診斷貓瘟時,常采用以下方法:①根據流行病學,有無和病貓接觸;②是否注射過疫苗;③根據臨床癥狀,雙相體溫熱、頑固性嘔吐、嘔吐物為黃綠水;④白細胞總數下降是確定本病的主要依據。
治療貓瘟時比較復雜,一般以對癥治療和用抗貓瘟熱血清殺滅病毒,應用劑量1-2ml/kg,一日一次,連續注射3天。對癥治療,對本病應給予止吐、補液、防止繼發感染、增強抵抗力。靜脈輸液4天是必要的措施。
雖然貓瘟病毒不傳染人,但是病毒在環境中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家里的貓不幸染上貓瘟后,應當每天做環境消毒1-2次,堅持7-10天。
原文出處:http://www.taiph.cnhttp://www.taiph.cn/cwbk/chongwujiankang/2015/1122/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