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病通常都是在被貓抓傷、咬傷或與貓密切接觸后而感染。一般青少年和兒童受感染的幾率會更大。貓攜帶菌率相當高,特別是在1歲以下的幼貓,更容易攜帶病菌,病原體存在于貓的口咽部,貓受染后可形成菌血癥,并可通過貓身上的跳蚤在貓群中傳播。
被貓咪抓傷處有炎癥、疼痛,并且會化膿。局部或者全身淋巴結腫大、壓痛,少數患者淋巴結還會化膿。更有少數病人會出現發熱的情況,體溫會維持在38-41攝氏度之間,同時伴有頭痛、全身不適的癥狀。在3-10天后還會出現充血性斑丘疹、結節性或多形性紅斑結膜炎和結膜肉芽腫,伴有耳前淋巴結腫大的癥狀。
貓抓病的潛伏期一般在2-6個星期。目前上午有效的治療藥物,只能以進行對癥治療為主。同時可以使用可用退熱鎮痛藥退熱及止痛、淋巴結化膿時可穿刺抽膿等治療方法,緩解全身的不適癥狀。
為了避免貓抓病的產生,飼養者要及時的為貓咪修剪指甲,做好清潔工作,同時要給貓咪疫苗接種。當被貓咪抓傷、咬傷時,要及時的將傷口清洗消毒,然后涂抹碘酒以及酒精。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去寵物醫院,請醫生診斷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治療。